旅游百事通_旅游常识_旅游攻略_驴友百游记_驴友经验分享_旅游景点介绍-去哪玩儿

http://www.she114.com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驴友百游记 >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_登封旅游游记 - 河南游记攻略

河南登封嵩阳书院_登封旅游游记 - 河南游记攻略

时间:2018-11-01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点击:
所属景区:登封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离少林寺不远。 因嵩阳书院与河南睢州的应天书院、湖南的岳麓书院、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。所以老公极力推荐,我们到登封少林寺前就先到这里参观了。那日,天降甘霖,行车有点影响,可只要到景点雨一定
所属景区:登封

河南登封嵩阳书院

离少林寺不远。

因嵩阳书院与河南睢州的应天书院、湖南的岳麓书院、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。所以老公极力推荐,我们到登封少林寺前就先到这里参观了。那日,天降甘霖,行车有点影响,可只要到景点雨一定停,不知这是那个等级的待遇。开始同去的几人还对这里有点不屑,认为无非是藏书的地方,不看也罢,可看了,都认为好,不虚此行。

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,它面对双溪河,背靠峻极峰,西依少室山,东临万岁峰,山峦环拱,溪水长流,环境幽美,景色宜人。正值春季,花红柳绿,细雨滋润,疑似到了江南。

嵩阳书院历史悠久,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(公元484年),初名嵩阳寺,为佛教寺院。后称嵩阳观为道教所在。公元1035年重修时赐名嵩阳书院,北宋鼎盛时期,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、程颐曾在此聚众讲学达10年之久,使书院名声大振,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。北宋名儒司马光、范仲淹、韩维、李刚、朱熹、吕海等也在此讲过学。司马光的巨著《资治通鉴》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。之后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。

进入古朴雅致的书院牌楼,沿台阶一路向上,就见一碑亭,里边是中岳嵩阳寺碑,此碑立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(535年)。一面镌刻94窟佛像,另面上部刻大佛龛,内作一佛二菩萨三弟子,龛楣浮雕的飞天童子诸像及碑侧图案,真的十分精致,据称为中原石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。1千5百年还保存相当完好。

大门上“嵩阳书院”四字是仿苏东坡字体写成。院内清幽,雅静,花开却不喧闹,树绿却不纷杂,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去处。据说当年鼎盛时,光用来供养学子读书的学田就上千亩,周围还有学生住宿和起居的地方,生徒达数百人,藏书达2000多册。可见当年规模。

  嵩阳书院的建制,大方不俗。书院内中轴线共五进,进入大门就是先圣殿,殿内祀孔子及四大弟子象,然后是讲堂,之后有泮池,半圆池塘上有一小桥。那是儒家弟子中举之后回来绕行怀念宗师孔子的地方。我们当然也绕池一周,按学历到底也还不低于举人吧。后边是道统祠,内有周公、大禹、尧帝像。最后边是藏书楼。藏书楼原为存放儒家经典的书房。中轴线两侧的配房,均为硬山式建筑,分别为程朱祠、丽泽堂、博约斋、碑廊等。行走在书院中,在浓浓的古老中原文化的氛围中,你仿佛听到朗朗的读书声,看到身着长衫的莘莘学子,为博取功名刻苦攻读的情景。乾隆皇帝游历嵩山时,曾留下“书院嵩阳景最清,石幢犹记故宫铭”的诗句。在我国历史上,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,以文化赡富,文物奇特名扬古今。

嵩阳书院的建筑,清雅静谧。此外,侧院,还看到许多古碑,有《汉封将军柏碑》、北宋黄庭坚的《诗碑》、明代的《四箴碑》及《汉封将军柏图碑》、《石刻登封县图碑》等50余通。这让喜欢看古迹的老公特别感兴趣。

  走到嵩阳书院的东侧,看到两侏高大无比的古柏,据介绍,其树龄均在4000年以上,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。难得的是,如此高龄却还枝繁叶茂,实属不易。这就是所谓汉武帝所封的将军柏。原有三棵,相传,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年),汉武帝刘彻来游嵩山时,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处,一进门,就见一棵高大的柏树,身材奇伟,枝叶茂密,武帝仰望许久,随口封为“大将军”树。穿过二进院,又见一棵柏树比“大将军”还要高大,因皇帝是“金口玉言”,大将军已经封过,无法改口,只好封其为“二将军”。随从官员觉得武帝的加封不合情理,想向皇帝建议,但不敢直言,只好从侧面向皇帝提示说。“这棵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!”汉武帝固执巳见,说:“什么大呀小呀的,先入者为主!”随从官员一时无语。汉武帝继续向后走,又见一棵更为高大的柏树,他便一错再错,封之为“三将军”。传说,由于汉武帝不公,封的三个将军都有情绪,为此,登封县内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:“大封小来小封大,先入为主成笑话。三将军恼怒自焚死。二将军不服肚气炸。大将军笑倒墙头上,自觉有愧头低下。是非颠倒两千载,金口玉言谁评价?”实事上,三将军柏清初被火烧毁了,二将军柏最为壮观,它高约30米,围径15米,虽然树皮剥落,躯干龙钟,但依然生机盎然。树干下部有一枯孔,南北相穿,好象一座门庭过道,洞中能容数人,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干枝,左右伸张,形若雄鹰展翅,又如金鸡欲飞。而大将军树有些弯曲而已。倒让后人编排出了这样的故事。巍巍将军柏,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苍桑感和极大的感染力。

我们的小导游虽多次到少林寺,却从未来过这里,自然无从讲起,在西边配殿有一卖纪念品的地方,一个50岁上下的男子在卖东西,见我们非常有兴趣就主动当起了导游,介绍了书院的许多典故,还为我们介绍了嵩山上的摩崖石刻,他这里有宋代四大名家的字。有许多著名的碑刻拓片,老公买了“达摩一苇渡江”的拓片,行云等人则买了许多小工艺品,我买了介绍嵩阳书院的书,大家各得其所,自然都高兴。

继续参观,我们看到了嵩阳书院明代石刻“登封县地图”,刻于不万历癸巳年(公元1593年),图上详细刻制着嵩山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、河流、道路、村镇等名称,是登封文物分布图,又是登封县地图。登封县文物名胜尽管志书都有记载,但用地图形式直接描述的,仅此一块登县石刻地图。这块石刻地图轮廓清楚,位置准确,一览此图,对登封县的全貌和文物分布一目了然。明代石刻登封县图是难得的艺术珍品,也是研究登封地理、文物和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。

在嵩阳书院大门外南侧,有一高大的《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》碑,也就是著名的唐碑,唐天宝三年(公元744年)刻立,碑高9.02米,宽2.04米,厚1.05米,碑制宏大,雕刻精美,碑座上浮雕十座武士像,碑首分三层,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,两只卷尾石狮,中层上面浮雕连续的大朵云气图案;下层的四边稍大于碑身,前面篆刻额文,额文两边浮雕双龙、麒麟。该碑雕工精细,达练圆熟,是唐代石刻艺术之珍品。通篇碑文1078字,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。李林甫撰文,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。字态端正,刚柔适度,笔法遒雅,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,大唐碑重80多吨,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,古时,人们是怎样将这么重的碑帽主上去的呢?千百年来,凡到嵩阳书院的游人都要提及这个问题。在民间,“智立唐碑”这个充满智慧的传说故事,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,成为品赏大唐碑的重要内容之一。据卖东西的人介绍,当时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治好病以后,不要任何赏赐,皇帝特着人为他立碑,但如此巨大的石碑没人能立起,为此,许多县令被杀头,最后一个县令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,来了一个老者,县令见此人有来历,故作揖请教,老者却推辞说,我已经土埋半截了,无从指教。县令悟出道理,随即让人埋土于碑,再一层层把上面的碑帽放上。有了这个故事,看碑就更有趣味。

清代末年,废除科举制度,设立学堂,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段历程。但是,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,永远载入史册。无论如何,这座书院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。


(大门)


(古碑)


(大将军树和小导游)


(唐碑)


(书院)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